心理和諧:社會和諧的重要內(nèi)容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多種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統(tǒng)一的系統(tǒng)工程。從社會心理角度來說,人們的心理狀況對于和諧社會的構建有著重要的影響。保持人們的心理和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nèi)容。
人的心理和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體現(xiàn)。它首先表現(xiàn)為個體內(nèi)部心理和諧,即個體內(nèi)部心理成分(認知、情感、意志、個性等)的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其次表現(xiàn)為人事心理和諧,即人在處理事情時的冷靜、適度和樂觀,善于“息事”;第三表現(xiàn)為人際心理和諧,即人與人交流上的默契和融洽,善于“寧人”。心理和諧的人善于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理,坦誠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內(nèi)心世界,能夠愉快地接納自我,承認現(xiàn)實,欣賞美好的事物,而且能夠大度平靜地生活和接受生活中的各種挑戰(zhàn)??傊瑢?nèi)協(xié)調(diào)和對外適應是心理和諧的集中表現(xiàn)。
人是社會的產(chǎn)物,人的心理必然體現(xiàn)社會和文化屬性。無論是和諧的心理狀態(tài),還是不和諧的心理狀態(tài),歸根結底都是主體對社會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盡管在同樣的現(xiàn)實事件面前,不同的主觀加工,可能導致不同質的心態(tài),但以下三個規(guī)律是存在的:第一,客觀刺激事件導致主觀心理反應??陀^刺激事件是因,主觀心理反應是果,盡管面對同樣的刺激事件,不同的人由于主觀加工各異,在反應的性質和程度上會有所不同,但只要他感官正常,對刺激事件予以應有的注意,就決不可能沒有反應。任何心理無論是和諧的,抑或是不和諧的,歸根結底應有客觀上的原因。第二,負性刺激事件導致負性心理反應。負性刺激事件泛指人們欲極力避免給人們帶來精神痛苦、使人情緒低落的各種事件。國內(nèi)外學者關于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均表明:個體體驗到負性生活事件愈多,則愈感到不幸福。第三,良性刺激事件導致良性心理。良性刺激事件泛指那些人們渴望得到、能夠給人帶來精神愉悅,使人歡欣鼓舞的事件。人逢喜事精神爽。心理健康的人在面對成功、喜事等良性刺激時,總會有適度的歡喜之情。有的幸福論者認為,幸福就等于各個快樂事件的簡單相加。這種說法盡管有失偏頗,但人的主觀幸福感作為一種心理狀態(tài),一般來說是和良性刺激事件呈正比關系的。人的主觀幸福感越強,遇到的良性刺激事件就越多。
社會的不和諧使人心理壓力增加,心理問題、心理疾病蔓延。犯罪、毒品、家庭破裂被認為是西方社會的三大公害。三大公害加上其他社會問題,諸如失業(yè)、恐怖襲擊等造成西方社會的嚴重不和諧,致使西方人心理和諧水平的整體下降,心理健康問題和心理疾病檢出率居高不下。
改革開放和市場經(jīng)濟在給我國經(jīng)濟社會帶來巨大發(fā)展、綜合國力大大提高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諸如社會競爭加劇、升學壓力增大、就業(yè)形勢嚴峻、貧富分化和城鄉(xiāng)差距拉大等社會問題。這些不和諧是造成人們心理不和諧的重要原因。
由于心理不和諧、不健康給社會和他人造成傷害,從而影響社會和諧,這種影響力有時會帶來十分嚴重的后果。為什么心理不和諧、不健康會給社會帶來麻煩進而影響社會和諧?美國心理學家多拉德等人所提出的挫折-攻擊假說為我們提供了理論上的注腳。多拉德認為,攻擊是受挫的繼發(fā)行為。人類的攻擊行為是由挫折引起的,挫折總是引起攻擊行為。所謂挫折,就是某種正在進行的有目的的行為受到阻擾。挫折并不會直接引發(fā)攻擊行為,而是誘發(fā)出某種導致攻擊行為的刺激(一種攻擊驅力),然后這種刺激會促使或加速攻擊行為的出現(xiàn)。一個遭受挫折的人,容易做出某種攻擊行為。由于該理論的簡單化和絕對化,一經(jīng)面世,即遭到批評。多拉德等人后來對自己的觀點進行了某種程度的修正,提出了影響攻擊行為產(chǎn)生的四種因素:遭受挫折的驅力的強弱,遭受挫折的驅力的范圍,以前遭受挫折的頻率,攻擊反應可能受到懲罰的程度。此外,多拉德等人進一步指出,由挫折引起的攻擊主要指向三個方面:一是直接制造挫折的人;二是與挫折的形成沒有直接關系的人,遷怒于人,找出氣筒便是如此;三是受挫者本人,自殺是其極端表現(xiàn)形式。這種假說曾經(jīng)對早期的社會心理學和發(fā)展心理學關于攻擊行為的研究產(chǎn)生了相當大的影響,是美國犯罪心理學的重要理論基礎。在這里,多拉德等人所說的挫折指的是行為挫折,而由此誘發(fā)的和導致攻擊行為的刺激(一種攻擊驅力)顯然是心理上的不和諧狀態(tài),是一種心理挫折。這種心理上的不和諧或心理挫折,盡管在一定條件下未必產(chǎn)生攻擊性行為,但它畢竟是產(chǎn)生攻擊行為的原因之一,是造成社會不和諧的心理因素。事實上,社會上許多故意傷害他人和危害社會的攻擊性事件就常常是由心理挫折這種心理不和諧狀態(tài)所引起的。這種情況從反面啟示我們,在社會有機體正常運轉的過程中,社會心理并非是一個機械的、被動性的因素,而是一個相當活躍的、能夠主動地向社會釋放能量的能動因素。和諧的社會心理向社會釋放的是向心力,不和諧的社會心理帶給社會的是離心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和諧社會說到底在于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心理上的和諧。社會的和諧與社會每個成員的心理和諧有著密切關系,心理和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和諧社會是以人為本的社會,心理和諧是社會成員的美好追求。以人為本就不能不重視社會成員的心理和諧問題。
要實現(xiàn)和保持社會成員的心理和諧,一方面要一如既往地盡可能減少改革陣痛,減少社會負性事件發(fā)生的幾率,進一步增強社會和諧的程度和水平;與此同時又要積極推動人的心理和諧建設,努力探索在新的條件下有效提高人們心理承受力的方式方法,自覺地在教育、心理醫(yī)療以及各級各部門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之間建立起良性互動的應對機制,從而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健康的心理環(huán)境。
<!--webbot bot="AdvContent" comstring="<Article><Title>TitlePh</Title></Article>" TAG="BODY" PREVIEW="標題..." startspan --><!--webbot bot="AdvContent" endspan i-checksum="0" -->【糾錯】
相關知識
性和諧與和諧社會
心理健康:生命的活力與和諧社會
心理健康對于個人成長和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
高強:健康城市建設已成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nèi)容
心理健康 社會和諧
尊重隱私權,維護社會和諧
關注老人心理健康,構建和諧社會
法制與心理健康知識,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
道德經(jīng)與心理健康:道教對身心和諧追求,達到身心和諧的理想狀態(tài)
和諧福,和諧福滿一生重大疾病保險值得買嗎他的保障內(nèi)容是什么會不會踩
網(wǎng)址: 心理和諧:社會和諧的重要內(nèi)容 http://www.xhdyes.com/newsview1219154.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