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體內穩(wěn)態(tài)和腫瘤免疫中的T細胞代謝

體內穩(wěn)態(tài)和腫瘤免疫中的T細胞代謝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8日 20:39
T細胞能夠塑造腫瘤、自身免疫及感染中的免疫應答,其中CD4+T(Th)細胞和CD8+T細胞介導被調節(jié)性T(Treg)細胞抑制的效應器反應。效應T細胞和Treg細胞功能之間的平衡協調了免疫穩(wěn)態(tài)和免疫功能調控,在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據環(huán)境傳遞的不同信息,T細胞代謝動態(tài)地發(fā)生改變并決定自身各方面的功能分化?!禖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雜志2021發(fā)表了《T cell metabolism in homeostasis and cancer immunity》,總結了細胞代謝如何在體內穩(wěn)態(tài)和腫瘤免疫方面調節(jié)效應T細胞和Treg細胞功能適應性的最新研究進展,并強調了針對免疫代謝通路治療腫瘤和其他疾病的意義。  

背景

傳統的CD4+或CD8+T細胞通過表達αβ T細胞受體(TCRs),識別腫瘤抗原和自身抗原,因此在形成癌癥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反應塑造中起到關鍵作用。在同源抗原刺激后,T細胞被激活、增殖,響應環(huán)境信息后進行功能性分化。未經抗原刺激的初始CD8+ T細胞分化為細胞毒性效應細胞和長期記憶細胞。初始CD4+ T細胞分化為Th1、Th2、Th17和Tfh效應細胞,它們也可以形成長期記憶細胞,以及表達Foxp3的免疫抑制Treg細胞。腫瘤免疫療法的一個長期目標是確定刺激T細胞對腫瘤抗原反應的因素。腫瘤抗原可能是腫瘤特有的(腫瘤特異性抗原)或以時間、空間不同形式表達的自身抗原(腫瘤相關抗原)。癌癥的發(fā)展通常與免疫抑制性腫瘤微環(huán)境(TME)有關,其中腫瘤特異細胞毒性CD8+ T細胞經常不足或功能失調,無法根除惡性細胞。此外,Treg細胞在腫瘤背景下增多并得到功能性成熟,主導免疫抑制性TME的形成。因此,腫瘤抗原通常無法引導有效的抗腫瘤反應。雖然針對免疫檢查點通路的治療通過重振腫瘤特異性T細胞反應在臨床上取得了顯著成功,但仍存的主要挑戰(zhàn)之一是自身免疫樣的免疫相關不良事件(irAE)的發(fā)展。此外,盡管清除Treg細胞可以迅速根除腫瘤,但Treg細胞功能的喪失促進了嚴重的自身免疫和炎癥并發(fā)癥的發(fā)展。因此,成功的免疫療法需要深入了解穩(wěn)態(tài)及抗腫瘤免疫的基本機制。

盡管免疫受體、信號蛋白和轉錄因子決定了T細胞的反應,但新興數據已確定細胞代謝是T細胞存活、增殖和功能的核心調節(jié)劑。代謝重排如何影響原位T細胞功能適應尚未得到充分的探索。最近,大量研究通過探索TME和其他疾病中潛在影響T細胞和Treg細胞功能適應性的免疫代謝變化,試圖努力填補這一具有重要治療意義的空白。本文主要討論最新進展,特別是TME中效應T細胞和Treg細胞中的免疫代謝。

Fig.1 (a, b)激活的傳統T細胞和穩(wěn)態(tài)Treg細胞的細胞代謝  

免疫和穩(wěn)態(tài)中的T細胞代謝

細胞-內在代謝途徑指導T細胞的激活狀態(tài)(圖1a)。特別是有氧糖酵解、谷氨酰胺分解和線粒體相關功能,如氧化磷酸化(OXPHOS)和單碳代謝,通過調節(jié)其激活和分化來支持效應T細胞反應??偟膩碚f,這些途徑作為生物能量遺傳、生物合成和信號樞紐,允許T細胞的增殖擴張和效應器分化。除了細胞內在代謝因子外,細胞外營養(yǎng)素、代謝物和生長因子環(huán)境也調節(jié)效應T細胞的功能適應性。事實上,葡萄糖進入細胞對支持有氧糖酵解很重要,而葡萄糖、谷氨酰胺或脂肪酸分解代謝可以通過三羧酸(TCA)循環(huán)驅動通量,以支持生物合成反應和線粒體氧化磷酸化,而這兩者都對調節(jié)T細胞功能至關重要。除了谷氨酰胺外,其他氨基酸也與支持T細胞激活和免疫反應有關。例如,細胞外蛋氨酸調節(jié)表觀遺傳編程,以調整CD8+ T細胞命運,并與絲氨酸(可以從葡萄糖重新合成或從細胞外來源提?。┖献?,以促進單碳代謝。此外,絲氨酸代謝對于通過合成谷胱甘肽(GSH)來調節(jié)細胞氧化還原狀態(tài)也至關重要,谷胱甘肽是CD4+和CD8+ T細胞反應的重要調節(jié)劑。通過整合細胞內和細胞外代謝程序,T細胞對抗腫瘤免疫起著關鍵作用,是成功免疫療法的基石。

Treg細胞具有強大的免疫抑制功能,對于保持自身耐受和控制自身免疫和組織炎癥反應至關重要。研究結果揭示了細胞代謝過程在調節(jié)Treg細胞功能完整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圖1b)。Treg細胞比效應CD4+ T細胞具有更明顯的糖酵解和線粒體代謝。此外,線粒體代謝對支持Treg細胞功能、自我耐受性和免疫穩(wěn)態(tài)至關重要,這體現在Treg特異性缺失線粒體呼吸鏈組件或線粒體轉錄因子A(Tfam)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fā)展。Treg細胞的激活及功能也需要合成代謝過程,如脂質合成和甲酮酸-代謝依賴性蛋白質異戊烯化;然而,產生ROS的過量有氧糖酵解或線粒體呼吸對Treg細胞譜系穩(wěn)定性有害。最近的研究揭示了營養(yǎng)素在調節(jié)Treg細胞功能適應性方面的重要作用。氨基酸,特別是精氨酸和亮氨酸,通過RagA/B和Rheb1/2發(fā)出信號,以允許TCR誘導的mTORC1激活和隨后Treg細胞線粒體代謝變化。此外,Treg細胞因GSH丟失導致的絲氨酸攝取和代謝異常導致mTORC1激活、增殖、Foxp3表達和抑制功能受損,導致產生致命的自身免疫炎癥,可以通過絲氨酸/甘氨酸缺乏飲食來治療。最后,腸道免疫穩(wěn)態(tài)由Treg細胞維持,微生物膽汁酸代謝物對結腸Treg細胞的產生和抑制腸道炎癥至關重要。這些研究共同表明,Treg細胞的功能完整性和自身免疫反應的抑制需要適當的細胞代謝調控。

腫瘤特異性T細胞的代謝激活

免疫抑制性的TME是癌癥的標志之一,也是腫瘤免疫逃逸的基礎。效應T細胞在控制癌癥發(fā)展方面發(fā)揮著關鍵作用;相反,Treg細胞促進TME中的免疫抑制,這通常與腫瘤進展有關。因此,效應T細胞和Treg細胞之間的功能平衡是腫瘤進展中免疫控制有效性的決定因素。最近的研究闡明免疫代謝在決定TME中的效應T細胞(圖2)和Treg細胞(圖3)的功能適應性方面的作用取得了重大進展,稱為效應-調節(jié)平衡。

 Fig. 2 細胞代謝塑造腫瘤浸潤效應T細胞反應和分化  

Fig.3 細胞代謝調節(jié)腫瘤中Treg細胞的功能適應性

葡萄糖的代謝是腫瘤內T細胞功能的重要調節(jié)因子。腫瘤內經常發(fā)生對包括葡萄糖在內的營養(yǎng)物質的競爭 。因此,效應CD8+ T細胞中葡萄糖或糖酵解代謝物磷酸烯丙酸酯(PEP)的限制會抑制抗腫瘤反應。然而,最近有報道稱,通過急性葡萄糖限制可以提高過繼轉移的CD8+ T細胞的抗腫瘤活性,這使得它們在葡萄糖再富足攝取時更有效地將葡萄糖衍生的碳穿梭到合成代謝程序中。CD8+ T細胞還可以利用肌苷作為碳源,在體外試驗中,葡萄糖受限時,腺苷可以支持細胞增殖和效應器功能,促進效應T細胞在TME中的擴張和功能。T細胞對替代營養(yǎng)源的適應如何影響TME中的效應器功能仍有待充分探索。PI3K-mTOR信號在葡萄糖代謝中具有公認的作用,但其在初級T細胞中的上游調節(jié)因子尚未明確。酰甘油激酶(AGK)是一種參與脂和糖脂代謝的酶,通過與抗原識別后與PTEN(拮抗PI3K信號的脂磷酸酶)相互作用并抑制,被確定為mTORC1和隨后代謝再編程的上游激活劑,從而促進CD8+ T細胞增殖和抗腫瘤功能。因此,葡萄糖代謝通過調節(jié)細胞信號及合成代謝程序以支持腫瘤特異性T細胞功能。

T細胞還需要線粒體滿足快速增殖、激活和功能的代謝需求。因此,線粒體適應性受損是腫瘤中效應CD8+ T細胞功能障礙的基礎,而恢復線粒體代謝可以恢復腫瘤浸潤性效應CD8+ T細胞的功能。近期研究揭示了支持線粒體代謝,從而促進了TME中T細胞擴張和功能的影響因素。轉錄因子在塑造效應T細胞反應方面具有公認的作用,其介導的代謝程序及其對抗腫瘤T細胞反應的貢獻才剛剛開始探索。轉錄因子BATF通過支持線粒體適應,已被確定為腫瘤特異CD8+ T細胞擴張和腫瘤效應因子功能的限制因素。與腫瘤不同的是,BATF的過度表達不會促進病毒感染模型中效應CD8+ T細胞的擴張。此外,轉錄因子Bhlhe40有助于維持線粒體代謝,線粒體代謝驅動乙酰輔酶A(CoA)合成和腫瘤浸潤CD8+ T細胞的CoA相關表觀遺傳規(guī)劃,促進其積累和效應器功能。腫瘤中的CD8+ T細胞功能障礙部分是由PD-1信號傳導下游Bhlhe40的下調驅動的。事實上,抗PD-L1阻斷依賴性地重振腫瘤浸潤的CD8+ T細胞需要Bhlhe40再表達。因此,轉錄因子可以在抗腫瘤免疫期間調節(jié)代謝功能,其活性與關鍵檢查點的阻斷途徑相交叉,包括PD-1-PD-L1。

近期研究發(fā)現了調節(jié)TME中效應T細胞功能的代謝物。線粒體呼吸由細胞內代謝物BH4支持,BH4由限速酶GTP環(huán)氫酶1(GCH1)產生。在T細胞中敲除GCH1會導致有缺陷的增殖和線粒體呼吸;相比之下,通過過度表達GCH1來促進BH4的產生,可以促進腫瘤浸潤CD4+和CD8+ T細胞的增殖,從而抑制腫瘤生長。此外,在TME中,來自髓源性抑制細胞(MDSC)的甲基糖醛通過耗盡L-精氨酸來抑制CD8+ T細胞的線粒體呼吸、激活和增殖。這一觀察符合L-精氨酸在支持抗腫瘤效應CD8+ T細胞功能方面的關鍵作用。這些結果突顯了細胞代謝物在調控T細胞線粒體代謝和TME中效應器功能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TME中T細胞分化狀態(tài)的代謝控制

腫瘤特異性CD8+ T細胞的抗腫瘤活性取決于它們的分化狀態(tài)和壽命。最新發(fā)現確立了免疫代謝在控制腫瘤浸潤效應T細胞命運決定中的作用。在TME中,大多數腫瘤特異性CD8+ T細胞表達高水平的抑制受體,效能有限并經常表現為功能失調的分化狀態(tài),被稱為“耗竭”。最新的研究已經開始闡明腫瘤浸潤CD8+ T細胞功能障礙的代謝驅動因素。雖然質膜膽固醇水平的升高增強了抗腫瘤CD8+ T細胞反應,但腫瘤浸潤的CD8+ T細胞對膽固醇的吸收激活了ER應激反應和肌醇需要酶1α(IRE1α)-X盒結合蛋白-1(XBP1)信號,以誘導抑制性受體表達和CD8+ T細胞耗竭,這表明膽固醇代謝在調節(jié)T細胞功能中的作用不同。此外,蛋氨酸代謝依賴性表觀遺傳程序對于建立CD8+ T細胞效應器功能至關重要,但腫瘤細胞通常表達高水平的蛋氨酸轉運蛋白Slc43a2,通過在TME中與CD8+ T細胞競爭蛋氨酸導致CD8+ T細胞功能障礙。Slc43a2在腫瘤細胞上的高表達與患者CD8+ T細胞功能障礙有關,補充蛋氨酸可以逆轉CD8+ T細胞功能障礙并恢復抗腫瘤反應。因此,探索TME的營養(yǎng)素水平波動如何驅動CD8+ T細胞功能障礙非常重要。

雖然耗盡的CD8+ T細胞的作用有限,但腫瘤浸潤的耗竭CD8+ T細胞子集保持了干細胞樣狀態(tài),并保留了自我更新能力和效應器子集的重建。保持干細胞樣狀態(tài)對于腫瘤特異性CD8+ T細胞的持久性和抗腫瘤療效至關重要,因此人們非常有興趣了解促進CD8+ T細胞“干細胞化”以改善腫瘤免疫治療的代謝程序。特別是改善線粒體適應性的途徑已成為TME中干細胞樣細胞與功能失調T細胞的關鍵調節(jié)劑。事實上,針對TME中的慢性抗原刺激,CD8+ T細胞的線粒體氧化應激增加,導致與T細胞功能障礙增加相關的干細胞化和抗腫瘤療效下降。這些影響部分歸因于腫瘤浸潤的CD8+ T細胞中去極化的線粒體的積累,原因是這些細胞的線粒體減少。研究表明,通過急性葡萄糖限制或抗氧化劑治療來改變氧化還原代謝,以利于保持耗竭狀態(tài),改善CD8+ T細胞的抗腫瘤活性;這種效果與改善T細胞的自我更新能力有關。雖然腫瘤組織中的高鉀激活饑餓反應相關線粒體代謝,抑制效應器分化相關表觀遺傳的重塑,但鉀刺激的腫瘤浸潤CD8+ T細胞也獲得干細胞相關程序,使其具有強大的抗腫瘤活性。線粒體呼吸能力也與CD8+ T細胞干細胞樣狀態(tài)有關,記憶CD8+ T細胞顯示高線粒體備用呼吸能力(SRC)。因此,限制谷氨酰胺代謝可以增強氧化代謝和SRC,推動CD8+ T細胞形成一種持久的干細胞樣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與抗腫瘤反應有關。此外,脂肪因子瘦素誘導腫瘤浸潤的CD8+ T細胞的代謝重排,導致SRC、干細胞樣表型和抗腫瘤功能增加。最后,抑制MEK信號可以改善脂肪酸氧化驅動的線粒體OXPHOS,并提高CD8+ T細胞的抗腫瘤免疫的干細胞化。因此,改善線粒體功能的途徑,包括SRC和脂肪酸氧化、減少氧化應激,是改善T細胞壽命的希望目標,從而促進T細胞更好地發(fā)揮抗腫瘤反應。

抗腫瘤免疫中T細胞代謝活性的負性調控

除了這些線粒體適應的正性調節(jié)因子外,研究還揭示了抑制代謝和抑制效應T細胞在抗腫瘤免疫期間擴增和細胞功能的因素。由于有氧糖酵解率高,腫瘤細胞經常產生和分泌乳酸,事實證明乳酸可以通過限制CD8+ T細胞的激活和CD4+ T細胞的有氧糖酵解來減少T細胞反應。卵巢腫瘤被發(fā)現通過誘導ER應激和T細胞的下游XBP1信號傳導來抑制CD4+和CD8+ T細胞的線粒體代謝;值得注意的是,靶向XBP1可以恢復腫瘤浸潤效應T細胞的線粒體呼吸、功能和抗卵巢腫瘤的影響。此外,盡管激活的CD8+ T細胞產生的S-2-羥戊二酸促進CD8+ T細胞的增殖和抗腫瘤活性,但其對映體R-2-羥戊二酸酯是由異基脫氫酶(IDH)突變腫瘤產生并積累在腫瘤組織中,以抑制線粒體呼吸,并使TME中的CD4+和CD8+效應T細胞失去功能。抑制TME中R-2-羥基戊二酸酯的產生可恢復抗腫瘤效應CD8+ T細胞反應,并抑制腫瘤生長。因此,TME中的外部因素可以抑制T細胞的抗腫瘤活性。

亦有研究報告了T細胞代謝重排的細胞內負調節(jié)因子。例如,通過檢查點阻斷分子PD-1和CTLA4發(fā)出信號可以改變激活CD4+和CD8+ T細胞的代謝狀態(tài),包括減少糖酵解,這表明針對這些分子的免疫療法可能部分通過重排腫瘤浸潤T細胞的代謝程序來發(fā)揮作用。此外,內核糖核酸酶Regnase-1作為抗腫瘤CD8+ T細胞反應的主要負調節(jié)劑,通過抑制BATF依賴線粒體適應,抑制腫瘤部位特定CD8+ T細胞的擴增后釋放。Sirtuin-2(Sirt2)是一種NAD+依賴的脫乙酰酶,通過抑制關鍵代謝酶的表達來抑制葡萄糖、脂質生成和線粒體代謝,抑制Sirt2可以增強CD4+和CD8+ T細胞的增殖和抗腫瘤功能。SIRT2對T細胞代謝和抗腫瘤反應的抑制也在癌癥患者中被發(fā)現。總的來說,這些發(fā)現表明,代謝是抗腫瘤T細胞擴張和效應器功能的基本決定因素,需要進一步研究以揭示代謝適應性的各種正負調節(jié)因素如何在TME中協調。

Treg細胞代謝與腫瘤免疫抑制

Treg細胞常在腫瘤中積聚,它們建立免疫抑制性的TME并抑制抗腫瘤效應器的反應,這使其成為腫瘤免疫治療的主要障礙和治療靶點。鑒于Treg細胞在維持自我耐受和免疫穩(wěn)態(tài)方面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選擇性地破壞腫瘤中的Treg細胞功能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zhàn)。例如,Treg細胞特異性缺失RagA(一種鳥嘌呤核苷酸結合蛋白,介導氨基酸誘導的mTORC1激活),激活抗腫瘤T細胞反應并抑制腫瘤生長;而RagA的喪失也會導致延遲出現的自身免疫發(fā)展,RagA和RagB的聯合缺乏導致小鼠具有壞血癥樣的致命自身免疫。同樣,Treg細胞中對線粒體呼吸鏈活動很重要的Tfam的缺失會損害腫瘤浸潤Treg細胞的積累和譜系穩(wěn)定性,并抑制腫瘤生長。然而,線粒體呼吸鏈缺乏的Treg細胞也無法保持自我耐受。因此,Treg細胞代謝程序重排的后果很復雜,如何在腫瘤中實施功能適應性仍有待探索。

Treg細胞表現出不同于效應T細胞的代謝情況,這表明,識別與其獨特代謝狀態(tài)相關的途徑,特別是在TME中,可以為腫瘤免疫治療提供強有力的觀點。最近的一項研究在這方面取得了進展,表明葡萄糖代謝對支持人類外周循環(huán)中Treg細胞的抑制功能很重要,通過TLR8激活抑制葡萄糖代謝會抑制淋巴組織和腫瘤中的Treg細胞活性。清道夫受體CD36介導長鏈脂肪酸的攝取,在腫瘤浸潤的Treg細胞上表達增加。CD36因其可以保持過氧化物酶體增殖激活受體-β(PPAR-β)信號依賴性線粒體的適應性,為腫瘤Treg細胞積聚所必需。相比之下,脂肪酸結合蛋白5(FABP5)是脂質攝取所需的脂質伴侶,其抑制增強了Treg細胞的抑制能力,這與線粒體適應性改變有關,表明通過FABP5攝取脂肪酸從而抑制Treg細胞的活性。因此,腫瘤浸潤的Treg細胞比循環(huán)Treg細胞攝入的脂肪酸更少,并顯示在FABP5缺乏的Treg細胞中觀察到線粒體變化和增強的抑制活性。此外,我們最近發(fā)現Treg細胞有選擇地需要脂質信號程序來支持他們在TME中的功能性分化。仍需進一步研究來揭示脂質代謝需要何物及通過何種潛在機制去決定腫瘤中Treg細胞適應的,這可能有助于調和這些看似不同的研究結果。通過調節(jié)細胞內代謝網絡,是否以及如何在TME中選擇性地塑造Treg細胞功能適應性也迫切需要研究。

“論腫道麻”述評

雖然多個細胞代謝途徑 在 控制效應 T 細胞和 Treg 細胞的功能適應,但不清楚各種代謝因素 是 如何在復雜的疾病環(huán)境中 相互 協調 的 。有幾個重要問題仍有待解決。首先,需要 明確 細胞代謝在調節(jié) T 細胞功能狀態(tài)中的特定功能。例如, Gpi1 依賴性 的 代謝是 CD4+ Th17 細胞在 乏 氧炎癥但非穩(wěn)態(tài)條件下不可或缺的,這表明 需 進一步探索特定疾病的免疫代謝。有必要確定每個生理環(huán)境中與功能相關的調節(jié) 因子 和路徑,以確定如何在 TME 中進行治療性修改免疫代謝途徑,特別是為了避免自身免疫或 irAE 的發(fā)展。 CRISPR-Cas9 聯合突變篩選代謝相關因子已成功應用,例如用于抗腫瘤 CD8+   T 細胞反應中,能夠系統 地 和 全方面地 發(fā)現在特定條件下控制給定 T 細胞功能的關鍵代謝相關分子和路徑。此外, T 細胞的代謝狀態(tài)需要在疾病背景下進行 描述 ,例如在 CD8+   T 細胞中使用代謝跟蹤方法,以揭示 在 體內和體外 研究中 的 T 細胞代謝表型之間的根本差異。其次,鑒于TME和穩(wěn)態(tài)器官中T細胞功能群體的異質性,應在單細胞分辨率下研究代謝因素在調節(jié)T細胞功能和命運決定中的作用。例如,單細胞RNA測序結果揭示了Regnase-1和mTORC1在定義腫瘤特異性CD8+ T細胞和CD4+ Th17細胞中記憶細胞樣子集中的作用。尖端技術的發(fā)展,如將CRISPR聯合篩選與單細胞轉錄組分析相結合,進一步幫助系統地識別T細胞功能中與功能相關的因素,并在單細胞分辨率下做出命運決定。新出現的單細胞代謝分析技術可以揭示T細胞子集或不同組織環(huán)境中的細胞子集之間的代謝異質性,也可能有助于描述抗腫瘤效率最高的細胞群,包括某些干細胞樣細胞群。第三,最近的研究強調,腫瘤細胞可以通過調節(jié)TME中代謝物的可用性使T細胞喪失功能。需要進行更多研究以進一步確定營養(yǎng)感應過程如何影響腫瘤中的T細胞功能。事實上,有新證據表明,系統營養(yǎng)狀況會影響抗腫瘤免疫或癌癥治療。此外,來自臨床試驗的證據支持飲食改變可能會改善癌癥治療的臨床預后的觀點,但其對免疫系統的影響需要進一步研究。因此,了解常規(guī)T細胞或Treg細胞中細胞特異性或微環(huán)境特異性營養(yǎng)物質運輸、傳感和信號的機制,可能會發(fā)現針對腫瘤免疫代謝而不會導致如自身免疫或irAE的新療法??傮w而言,對疾病背景下T細胞代謝的詳細描述和全面了解將轉化為癌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創(chuàng)新療法。  

編譯:關昱;述評:翁梅琳

審校:張軍,繆長虹

 參考文獻:   Leone RD, Powell JD. Fueling the Revolution: Targeting Metabolism to Enhance Immunotherapy. Cancer Immunol Res. 2021 Mar;9(3):255-260. doi: 10.1158/2326-6066.CIR-20-0791. PMID: 33648947; PMCID: PMC8240594.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

論腫道麻”系列回顧:

點擊標題,溫故知新

244.靶向代謝治療,推動免疫治療革命

233.Nature Reviews Cancer綜述:腫瘤的系統性免疫

232.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鐵代謝:固有免疫細胞的貢獻

231.腫瘤中固有免疫細胞的代謝

230.Immunity: 炎癥、感染、免疫代謝中的自噬

229.手術相關轉移的神經免疫調節(jié)

228.圍術期紅細胞輸注與胃腸道癌癥手術患者全因死亡率和癌癥特異性死亡率的相關性研究:一項人群隊列研究的長期隨訪結果

227.Science綜述:代謝重塑與癌癥進展

226.頂刊發(fā)文模擬限制飲食聯合激素治療可誘導乳腺癌消退

225.Cell重磅綜述:健康的標志

224.代謝競爭:晝夜節(jié)律穩(wěn)態(tài)和腫瘤發(fā)生

223.腸道菌群對接受免疫治療癌癥患者的作用:飲食和藥物治療的影響

222..乳酸在炎癥和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

221.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細胞間線粒體轉移

220.靜脈或吸入麻醉(伴或不伴靜脈利多卡因)對乳腺癌術后中性粒細胞胞外誘捕和血管生成生物標志物的影響:一項前瞻性隨機試驗

219.肌動蛋白調節(jié)劑hMENA調節(jié)GAS6-AXL軸和促腫瘤癌細胞/基質細胞合作

218.普瑞巴林聯合嗎啡治療胰腺癌疼痛的鎮(zhèn)痛效果,一項回顧性研究

217.全身麻醉和鎮(zhèn)靜下行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術后結局的比較

216.原發(fā)性乳腺癌患者的麻醉和循環(huán)腫瘤細胞:一項隨機對照研究

215.如何降低胸外科患者術后肺部并發(fā)癥

214.音樂與咪達唑侖在緩解術前神經阻滯過程中焦慮的效果比較:一項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

213.麻黃堿與去氧腎上腺素對麻醉中腦腫瘤患者腦血流和耗氧量的影響——一項隨機臨床試驗

212.美沙酮與嗎啡用于婦科腫瘤手術患者術后鎮(zhèn)痛的比較:一項隨機對照臨床研究

211.術中阿片類藥物與改善三陰性乳腺癌無疾病復發(fā)存活期有關

210.腫瘤細胞轉移期間的代謝特征

209.七氟烷麻醉對體內結合單胺氧化酶-B的放射性配體的影響

208.羅哌卡因腹腔注射可縮短晚期卵巢癌術后開始化療的時間間隔:一項隨機對照雙盲試點研究

207.地塞米松用量與乳腺癌切除術后早期康復:一項隨機雙盲試驗

206.吸入麻醉與全憑靜脈麻醉對消化道腫瘤手術患者預后的影響

205.術后阿片類藥物的持續(xù)使用

204.非心臟手術術后低血壓與心肌損傷的關系

203.人類腫瘤圖譜網絡:以單細胞分辨率描繪腫瘤的跨時空轉變

202.區(qū)域麻醉和急性疼痛管理的進展

201.ERAS下術后疼痛及阿片類藥物管理

200.腫瘤中免疫細胞的代謝

199.通過飲食調控增強腫瘤治療效果

198.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代謝交流

197.線粒體代謝:腫瘤治療靶點

196.圍術期干預可改善腫瘤患者的遠期生存

195.腫瘤手術中紅細胞輸注的替代手段

194.代謝重塑與腫瘤進展

193.腫瘤與免疫中的氮代謝

192.老年微環(huán)境如何影響腫瘤發(fā)展?

191.新興的治療靶點:中性粒細胞

190.抗氧化劑與活性氧在腫瘤中的復雜相互作用.

189.局部麻醉藥對腫瘤細胞的作用

188.肥胖與CD8+T細胞代謝:在抗腫瘤免疫治療中的應用

187.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麻醉醫(yī)生需要注意的問題

186.自噬與腫瘤干細胞代謝調控的交互作用

185.丙泊酚全憑靜脈麻醉對圍術期轉歸的影響

184.綜合應激反應:從機制到疾病

183.腫瘤進展和轉移擴散中的免疫串擾

182.惡病質在腫瘤轉移中的作用

181.Warburg效應:代謝-腫瘤-間質分數(MeTS)能指導腫瘤免疫治療嗎?

180.模擬禁食與維生素C抗KRAS基因突變腫瘤的協同作用

179.靶向mTOR與腫瘤代謝:經驗與創(chuàng)新

178.適者生存:骨髓源性抑制細胞如何在惡劣的腫瘤微環(huán)境中生存

177.巨噬細胞免疫代謝中Krebs循環(huán)的重生

176.抑制外泌體PD-L1可誘導全身抗腫瘤免疫和記憶功能

175.腺苷代謝:腫瘤治療的新興概念

174.靶向調控糖代謝增強免疫治療:間歇性禁食和熱量限制的循證依據

173.腫瘤的“免疫評分”

172.硫化氫調節(jié)髓源性抑制細胞功能而發(fā)揮抗腫瘤作用

171.腫瘤病因學:一種源于生命主要進化轉變的代謝性疾???

170.靶向腫瘤轉移:將腫瘤細胞轉變?yōu)橹?/p>

169.生長因子信號通路中的癌基因擴增使腫瘤依賴于膜脂重塑

168.組織免疫細胞的代謝適應

167.限制蛋白飲食重編碼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并增強免疫治療

166.T細胞共刺激的代謝效應在抗腫瘤免疫中的作用

165.ERAS與結直腸腫瘤術后并發(fā)癥

164.通過競爭抑制腫瘤

163.巨噬細胞與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代謝

162.乳腺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代謝紊亂

161曲馬多可改善乳腺腫瘤患者手術預后

160.持續(xù)使用阿片類藥物與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肺葉切除術后存活率降低相關

159.術前應用β-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可降低乳腺腫瘤轉移風險:一項II期臨床隨機對照試驗

158.手術應激與腫瘤進展

157.隔日禁食:一種安全的熱量限制替代方案

156.補充GM-CSF和阻斷PD-L1可減少膀胱癌術后局部復發(fā)

155.靶向代謝調節(jié)免疫反應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腫瘤

關注舒醫(yī)匯視頻號

關注麻醉及圍術期領域新動態(tài)

 聲明:古麻今醉公眾號為舒醫(yī)匯旗下,古麻今醉公眾號所發(fā)表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舒醫(yī)匯及主辦方、原作者等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裁切、錄制等。經許可授權使用,亦須注明來源。歡迎轉發(fā)、分享。
 

本文由“健康號”用戶上傳、授權發(fā)布,以上內容(含文字、圖片、視頻)不代表健康界立場。“健康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轉載、侵權等任何問題,請聯系健康界(jkh@hmkx.cn)處理。

相關知識

Cancer Discovery: T細胞代謝與免疫療法的復雜融合
【論腫道麻】Sirtuins: T細胞代謝和功能的重要調節(jié)因子
Nature Metabolism綜述:T細胞耗竭的代謝和表觀遺傳學調控
疫苗增強CAR-T細胞療法,或根除某些實體瘤
Cell:揭秘肥胖與癌癥的“壞勾當”!多余脂肪竟幫癌細胞“抑制”免疫細胞,加速腫瘤生長
【論腫道麻】飲食和運動在腫瘤代謝中的作用
NK細胞療法=“腫瘤克星”?NK細胞療法發(fā)展現況大解析
靶向代謝治療,推動免疫治療革命
【論腫道麻】腫瘤脂肪酸代謝在治療抵抗和肥胖中的作用
舉家團聚,也別忘了提升免疫力,干細胞和免疫細胞誰更強?

網址: 體內穩(wěn)態(tài)和腫瘤免疫中的T細胞代謝 http://www.xhdyes.com/newsview373277.html

推薦資訊